今年的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在古代也被称为消渴症,是上层社会的富贵病。随着人类经济生活的发展,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糖、高油、高盐充斥着餐桌,糖尿病也日益“接地气”。
生命是延续幸福的唯一方式,而糖尿病却危害着越来越多的人群,为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已高达1.2亿,但大约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科学的血糖控制。
做糖尿病患者的“守护者”
50多岁的王大爷今天来到我院血液内分泌科门诊复诊。之前因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导致末端神经麻木,痛觉减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目前正逐渐康复。而病房里,医生正为另一名糖尿病患者的病足清理换药。
“糖尿病,半条命”,说的就是伴随的并发症会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血液内分泌科病房里配备了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红外线治疗仪,可以通过红波、远波的治疗,对神经病变的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从医以来,我见过太多太多的糖尿病患者被并发症折磨,双目失明、下肢溃烂、脑中风......甚至被剥夺生命。我总想多做些努力,希望自己能帮他们控制好血糖,提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健康地活着。”副院长、血液内分泌科主任汪承武说到。多年来,他带领科室团队从未停止对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探索的步伐,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守护者。
血糖像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用动态血糖仪监测并绘制出来,就像股票的曲线一样起起落落。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规范合理使用药物及良好的依从性,对疾病疗效、并发症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前不久,血液内分泌科门诊来了位身材苗条、面容清秀但满脸愁容的周阿姨。周阿姨患糖尿病20余年了,之前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但近几年血糖波动得像过山车,有时低到3mmol/L,有时高达25 mmol/L。周阿姨想了很多办法:严格定时定量进餐,不吃水果,严格保证饭后30分钟散步运动,每天按时吃降糖药,打胰岛素……但是收效甚微,反复住院治疗后血糖波动还是很大。
多方打听后,周阿姨经糖友介绍来到我院血液内分泌科门诊。对于周阿姨这类病程长,血糖波动大,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医生们也有绝招——“双C疗法”。
在住院部,医生在她左手上臂的皮下安装了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动态血糖监测仪(CGM),持续监测皮下组织液葡萄糖的动态变化。结果分析发现周阿姨的血糖波动很大,尽管白天及晚餐后2小时血糖并不太高,但之后到睡前血糖逐渐攀升,而夜间睡眠期间又出现低血糖,黎明时又出现了高血糖。
理清了周阿姨血糖波动大的规律和原因后,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特点,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I)方案。经过一周多的调整,周阿姨血糖控制得比以前平稳很多。“困扰了两年多的过山车现象,两周不到的时间就解决了,全程还没什么痛苦。”周阿姨非常开心。
动态双C疗法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前沿技术。动态血糖监测仪每10秒钟就从糖尿病患者体内获得一次血糖监测结果,每5分钟进行平均值计算并自动存储,每天获得288个监测点,这样连续的血糖监测能揭示常规血糖测定方法未能显示的血糖漂移变化及波动趋势,同时还能准确发现无自觉症状的低血糖反应以及黎明现象的存在,从而更精准地调整降糖方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则采用人工智能控制胰岛素皮下输入装置,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定时、定量为患者精准补充所需胰岛素,使血糖迅速、平稳下降。
胳膊上的一个C+腹前一个C,免除了每日反复指尖采血和注射胰岛素所受的皮肉之苦,维持全天的血糖平衡,让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获益,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新诊断糖尿病、难治性高血糖、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效果非常好。
6年来从未间断的患教
其实,药物治疗仅仅占到糖尿病治疗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治疗需要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来完成。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控制病情进展的有效方法。
糖尿病患者倡导“五驾马车”的治疗管理方案,即从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全方位管理,才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如何帮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怎样提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最快见效?汪承武主任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每周二下午,科室都会在住院病区开展糖尿病的患者教育,从2015年至今从未间断。医护们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药物指导、血糖监测及心理指导,通过宣教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解各类糖尿病问题。让医护们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这种简单、易懂、实用的方式,大部分患者在认真学习后,都能很好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自从知道有定期患教,我每次来医院都会参加。医生和护士每次都会很详细地讲解注意事项,我基本按他们说的做,现在血糖控制的很好!”一位老“糖友”赞许到。
除了病区患教,医生们也经常深入社区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将药品储存、合理用药、饮食、运动等相关知识融入进去,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交流控糖经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活依旧在前方
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病,医护们要做的不止是减轻患者当前的症状,还要培养他们成为自我防治的专家。尤其是新发的糖尿患者会经历一个非常沮丧的心理过程,此时更需要医生帮助他建立清晰的认识:糖尿病确实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个几乎伴随终身的疾病,但在医护的帮助下,通过有效的血糖控制,良好的自我管理,患者依旧可以像普通人一样长寿、健康。
“推动糖尿病防治势在必行。在早发现、早治疗、早达标、早获益的原则下,医护和患者需要统一战线,重视预防。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早期筛查,把糖尿病挡在发病之前;对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干预,尽早控制病情,阻断并发症的产生。”汪承武主任强调。
糖尿病并不会使你的生活变得非常糟糕,而是让你坚持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动力。作为一种“甜蜜的烦恼”,糖尿病也许让生活失去了一丝甜味,但它并不能驱散我们的乐观与憧憬。积极应对,科学防治,一切都会回到正轨,生活依旧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