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有多爱耳机?
不论是社畜还是社恐,
无论是在键盘声劈啪作响的办公室,
在各种声音夹杂的大街,
还是在无数个emo蔓延的深夜……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或许很多人在戴上耳机的那一刻并不知道,
这个不起眼的生活习惯,
对健康和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吴平时都习惯熬夜晚睡,上周末他和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后就戴上耳机打游戏,一直到后半夜。第二天睡醒后他整个人晕乎乎的,感觉耳朵里嗡嗡作响,接电话时发现左耳听不清楚,刚开始还以为是手机坏了,后来换了右耳听电话是正常的。小吴这才意识到左耳可能出现问题了,赶紧上医院就诊。
经过黄山首康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何金强的检查,小吴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
何金强主任告诉他,突发性耳聋是耳科急症,症状轻重不一样,有的听力损失可能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有的只是晨起时突感耳聋。慢者耳聋可能逐渐加重,几天后才停止进展。突发性耳聋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熬夜、睡眠不好、焦虑紧张、过度劳累、感冒,都有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
小吴吓得不轻。好巧不巧,赶上3月3日全国爱耳日,又被强势“恐吓”了一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度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在中国,超过2亿人有听力减弱问题,而娱乐噪声是成年人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80分贝以上的音量持续超过一个小时的输出就会造成永久性的毛细胞损伤,从而影响听力。
长时间戴耳机、日常耳机音量太高、频繁掏耳朵……看完这些听力损伤的雷点,好家伙!小吴感觉自己简直是开了挂,一天get一个耳聋小技巧。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何金强主任发现突发性耳聋的病人越来越年轻化,二次发病的概率也比原来高了很多,大多数都表示自己有耳鸣、耳胀、头晕、恶心等症状。
突发性耳聋是短暂性的还是长期的?
突发性耳聋原则上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但患者年纪大小不同、听力损害程度不同,恢复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医生建议患者及时治疗,把握一周的黄金期,恢复的几率会更大。
长期佩戴耳机对耳朵有哪些危害?
要想听力好,依靠的是内耳毛细胞,它的主要工作是给听觉神经传递外界的声音。但是它很娇贵,属于神经细胞,受损后无法再生。如果长时间佩戴耳机,毛细胞就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时间一长,就会“原地罢工”,并且还不能修复,就会出现听力下降,部分人还会引起噪音性耳鸣,有些甚至是永久性听力下降和耳鸣。
另外,长时间把耳机塞到耳道还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外耳道炎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怎样避免对听力的损伤?
听力在人的生命全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完全抛弃耳机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科学使用耳机,将伤害值降到最低?
1、选择合适的耳机
耳机分为入耳式、半入耳式和头戴式,大家在选择耳机时往往更的考虑其音质和便携性,很容易忽视其对听力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头戴式耳机虽没有其他两种便携,但对耳道和耳膜的伤害较小。
2、遵循3个“60”原则
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声音的大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当外界环境声音超过60分贝时,尽量不适用耳机。
3、
定期检查、更换耳机
由于使用过程中的拉扯,耳机会遭受到破坏,导致出现“沙沙”声,或是一只耳机无声的情况,如果继续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听力不平衡。
4、
不要佩戴耳机入睡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佩戴耳机入睡,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睡着后耳机长时间传出声音会使耳膜受损,而且熟睡状态下还容易发生耳机压迫和损害耳廓的情况。
说完了“戴耳机”,何金强主任提醒大家,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习惯也可能对我们听力造成损伤——掏耳朵。
大家都知道,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很多人在洗完澡或洗完头发后,习惯用棉签甚至手指头清理一下耳朵。但是,如果这样随手一挖,有可能损伤外耳道的黏膜,引起发炎并对耳道造成一定损伤。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吃东西咀嚼的时候,耵聍会自动排出,不用主动清理。因此,日常生活当中尽量避免去掏耳朵。
耳朵受到损伤时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❶ 经常要求别人重述他们说的话;
❷ 经常需要提高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
❸ 经常听不到部分谈话内容;
❹ 有耳鸣的现象;
❺ 别人说你讲话声音大。
写完这篇推送,
小编默默摘下耳机。
虽然一直戴一直香,
但要是真出事了也很麻烦。
虽然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中,耳机能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但是长期依赖耳机确实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在此,小编呼吁大家,一定要减少使用耳机的时间,避免对听力造成损伤的一些小习惯,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上更多美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