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病从口入。随着时间推移,疾病会深入肠腹,成为难以言状的疼痛,以及各种隐患。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肿瘤发生及死亡率前5位中,有4种为胃肠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且确诊时往往已至肿瘤中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30%。
谁能借一双慧眼,帮我们及时发现隐匿于体内的病灶?
1 隐秘的角落,病灶无所遁形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胃镜、肠镜检查能够发现问题,做到早诊断、早发现,甚至进行早期切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另一把“手术刀”。
每次走进黄山首康医院内镜中心,候诊区都坐得满满当当。内镜操作室就像一条流水线,不间断地有病人出出进进。但不管医护们的脚步再匆忙,都弥漫着和谐愉悦的氛围。口罩遮挡住了大家的脸颊,却掩盖不了眼里的笑意盈盈。
操作室里,一位病人正在短效麻醉剂的作用下安然睡着。内镜中心主任姜文目光如炬地盯着显示屏,内镜经他的手,灵活又优雅地穿过病人的食管、贲门、胃底,进入胃体,一番仔细探查后,转了个弯到达胃窦、幽门,最后夹取了一小块组织送去做病理。显示屏上,喉咙、食管、胃部的健康状况一览无遗。
和传统中医号脉望气的玄奥不同,内镜中心的医生对病人的诊断都是“高清无码”。从食道到胃壁,从结肠到直肠……隐秘的角落里,病灶无所遁形。
为病人做内镜检查要做到一对一的“高级定制”。面对下一位已经确诊为食道早癌,需要再次行胃镜划定病灶范围的病人,医生则换上了可以将画面放大99倍的超清胃镜,为后续的手术做准备。
有很多人惧怕做胃肠镜检查是因为难以忍受痛苦,而黄山首康医院内镜中心早已推行无痛内镜检查,麻醉医生会跟内镜中心医生密切配合,让病人小睡一觉即可完成检查。做完检查后,病人会统一进入复苏区域,等待苏醒后由护士亲自交接给家属,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无痛不仅仅能让病人在检查期间不痛苦,也能让医生更从容地完成检查,更准确地发现微小病变,还便于医生取活检。”姜文主任告诉我们。
在旁辅助的内镜中心护士也与临床护士也有所不同,她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算得上是半个“医助”。因为内镜下的操作对于护士而言不仅需要配合医生,传递器械,还考验护士手上的技巧。每一台手术不同,需要的附件不同,需要的手法也不同。护士要根据创面、切口情况、医生想要切除的程度,让内镜的各类附件在手上灵活地“跳舞”,利用操作经验和技巧随心所欲地控制方向,旋转到相应角度,以便医生有更好的视野,实现更精准的操作。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方能胜任。
“哪里不舒服吗?”护士发现苏醒区的一位阿姨想要坐起身,便赶忙过去询问。“没有没有,比检查前还舒服!”阿姨接着说到,去年她因胃不舒服,慕名找到姜文主任做内镜检查。这里从医生到护士都很温柔耐心,技术也非常好,很轻松就完成检查,以后每年一次常规检查都来这里。
2 对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胃肠道肿瘤起于微末,却后患无穷。定期筛查,尽早确诊,及时治疗,是对抗肿瘤的正确方式。内镜检查就是对抗胃肠道肿瘤的第一防线,也是最有效的防线。
68岁的张某反复腹痛腹胀两年了,在多家医院诊治未果,去年张某慕名来到黄山首康医院内镜中心求治。综合胃镜检查、病理和全腹部增强CT结果,姜文主任判断早期胃癌可能性大。
几日后,张某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胃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通过胃肠镜,医生把一把像绣花针一样的“手术刀”送进体内,将停留在黏膜表层的胃肠道癌症完整地剥离下来。
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张某患的果然是胃中分化腺癌。幸运的是,标本四周切缘及底切缘均未见残留肿瘤组织,手术切除得非常彻底。虽然创面范围比较大,几近将胃“扒了层皮”,但癌变组织尚在浅表,几乎没有周围淋巴或血管转移的可能。张某的治疗到此就可以结束了,不需要进行放化疗,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每每提及此类病例,姜文主任既有成就感,又觉得心有余悸:“如果病人再拖上个半载,肿瘤可能就会侵入黏膜下层;再过一年左右,就会成为进展期胃癌。到时候要想花现在这么小的代价去治愈,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今越来越高发的肠癌也是如此。大量研究表明,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都会经历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这一过程。大多数病人等有明显的便血等症状时才就诊,一般都已是进展期肿瘤了,需要外科手术及放化疗,不仅花费较多金钱,还要承受心理压力以及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而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通过肠镜检查才能发现。
“胃肠道早癌最大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因此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很重要!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群体,会更容易发生癌变,应当尽早、定期地接受胃镜检查。”在门诊,姜文主任总是不厌其烦地对病人们重复这段话。
生命只有一次,无论医者还是病人,都需要认真而谨慎地对待。
胃肠道早癌的隐蔽性不光表现在临床症状不明显,在内镜下的表现,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非常有迷惑性。如何识别早癌,如何避免漏诊、误诊早癌,对每位内镜医生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
黄山首康医院内镜中心一年要完成2万余台次的胃肠镜检查,筛查出了不少胃肠道早癌的病人。医生们在日复一日的内镜检查中,不断地炼就火眼金睛,不断地累积技术和经验,努力做到对早癌既不会视而不见,更不会见而不识。近几年,内镜中心更是紧跟专业前沿,内镜下微创手术特别是ESD的开展已经非常成熟,为广大病人避免了常规外科手术所带来的痛苦。
虽说发现早癌是一种不幸,但这更是不幸中的万幸,让医生有了力挽狂澜的机会。不论是从治疗费用、病人身体承受的病痛还是家属心理承受的压力来看,都将代价降到了最低。
3 “心意”和“新意”
在姜文主任的倡导和带领下,黄山首康医院内镜中心一直推行“微笑服务”。以微笑打开良好沟通的开端,并用心温暖病人。用病人的话说:“看到医生护士们满面春风,就觉得我的病已经好了一半。”
每天早晨,内镜中心护士站都会被病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泻药什么时候吃,兑多少水,分几次喝”,护士们每天都要把相同的宣教话术重复几十甚至上百遍。遇上农村来的老人家,不仅不会用手机付款,还不认字,分不清楼层,不知道哪里收费、取药,护士们便一遍又一遍地复述,直到老人家弄清楚流程。面对来做全套体检的病人,护士则根据各类检查项目,合理安排检查顺序,节约病人的等待时间。
在科主任的“熏陶”下,科里的护士们都很爱“操心”。有对老年病人搭朋友的顺风车从旌德赶来做胃肠镜,却不会购买回程的车票,是科里的护士开车带着他们去高铁站,帮忙买好票,看着他们顺利进站才放心离开。内镜中心的护士站常年放着棒棒糖,这是为某些饿着肚子等待检查期间出现低血糖的病人准备的。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几十种空药盒,这是为了方便不识字或记不住药物名字的老人准确指出所服用的药物。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心意叠加,为内镜中心累积下了良好的口碑。
精进服务,永远“有事可做”。看上去一成不变的检查流程,但优质服务却是渗透到流程里的方方面面。
来做肠镜的病人都有一个普遍的要求,假如发现息肉就想在当天切除。于是,有条件的时候,内镜中心便尽量把有些病人安排在上午检查,这样当天下午完成相关血液检查后,就可以再行肠镜切除息肉,免得病人连饿两餐,连喝两遍泻药。在坚守医疗安全原则的前提下,医护们时刻想着为病人提供最大便利。
随着病人越来越多,关于病人宣教,内镜中心还做出了新意。科室护士本色出演,医生客串病人,将患教内容和内镜检查的流程拍摄制作成了小短片,在候诊处的两个电视机里循环播放,在高峰时间段内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们的患教压力,让大家能抽出身来提供更有质量的服务。
除此之外,内镜中心还动员科室所有医护参与到健康科普和宣传中来,并积极参与医院公众号、线上直播等宣传中来,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健康科普方式,致力于将更多消化道肿瘤扼杀在萌芽阶段。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科室十多年的发展,累积了三区四县乃至省外地区的很多“铁杆粉丝”。有这样的成果,离不开每位医护将这些心意和新意落实到每天的工作里。未来,内镜中心将继续从细节抓起,从服务做起,为病人提供更贴心的医疗服务。